米芾看到此帖,悟出王羲之书法筋骨的秘诀,初

摘 要

  米芾学书法强调看书法的墨迹本,石刻不可学。他认为书法经过石刻后,已非原作者的笔法,只有墨迹本书法才能真实地看到原作者的笔法。 多看古人的字帖,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很多书

米芾学书法强调看书法的墨迹本,石刻不可学。他认为书法经过石刻后,已非原作者的笔法,只有墨迹本书法才能真实地看到原作者的笔法。

多看古人的字帖,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很多书法的误区。比如米芾看到王羲之写的这个帖子,大叹“世人以努张为筋骨,不知不努张自有筋骨焉”。

米芾看到的这个帖子就是王羲之写的《寒切帖》。米芾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?我们先来看一下王羲之的《寒切帖》。

王羲之的草书寒切帖

《寒切帖》是王羲之晚年的书法作品,平和之风更加浓厚,整个《寒切帖》没有一个字是大开大合的。

很多书法初学者对书法的筋骨有一个误区,以为书法只有写得大开大合,字才会有劲,才会有筋骨。这是错误的。

所以米芾看了王羲之的《寒切帖》发出了这样的感概,书法写出筋骨,并不需要字写得大开大合,平和的书风一样写出筋骨十足的书法。

米芾悟出王羲之书法筋骨的秘诀是什么?

米芾悟出书法的筋骨,与大开大合的字形无关,平和的字形一样使书法含筋抱骨。其中的关键就是笔力。

笔力的发挥靠的是中锋用笔,靠体力是发挥不出笔力的。王羲之当年给别人写门匾,墨汁能够入木三分,说的就是王羲之的笔力过人,而不是体力。

米芾

书法初学者对书法筋骨的理解误区是,总以为带情绪,比如愤怒,才能让字带上劲,或者突然把某个字写得格外夸张,才是书法有筋骨的表现。

这是错误的,但是很多初学者都败在这个误区上。

初学者怎样走出这个误区?

其实也不难,就是不要搞怪。把学习态度端正了,在自己的笔法上下功夫,比如坚持中锋用笔,随着笔力的增加,自然而然书法在平和中,也会含筋抱骨。

王羲之

结束语:

现在很多书法,都带上表演的成分了,不喊上几声,不把其中某个字写夸张,似乎就写不出带劲的书法。

这种扭曲的书法思想,确实带歪了不少书法初学者。王羲之的《寒切帖》已经向我们证明,平和的书风一样含筋抱骨。

《兰亭序》,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,靠的也不是字形的大开大合,王羲之“不激不厉风规自远”的平和书风,让它风靡了上千年,书法地位至今无人撼动。

原创作者:墨虫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